教育部不久前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根据通知,全国共有35所高校获首批人工智能新专业建设资格。
人工智能学制四年属工科
在首批获得人工智能专业建设资格的35所高校中,在京高校共4所,分别为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教育部的审批名单显示,这些专业均属于工学门类,修业年限为4年,并被特别标注为“新专业”。另外,与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是,本次名单中还有101所高校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96所高校新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50所高校新增智能制造工程专业。
北京交通大学在本科生中已开设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多门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在本硕一体化体系中,研究生教学中已连续10余年开设人工智能基础、知识工程、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核心课程。人工智能专业的课程体系已经具备雏形。北交大人工智能专业将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计算机应用技术北京市重点学科、“交通数据分析与挖掘”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医学智能研究所等学科平台,结合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委会和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师资队伍进行专业建设,探索“人工智能+医疗”的复合专业建设新模式。“我校人工智能教师团队一直是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科学研究的重要活跃力量,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承担并完成了多项重要科研项目,在交通、医疗等行业形成了较大规模应用,社会效益显著。这些成果和经验也带入课堂教学、教材、实验和毕业设计。”北交大招办副主任闫立表示。
北京科技大学2019年增设人工智能专业。学校招办副主任王进介绍,该专业通过自动化类招生。学生在大一结束后进行专业分流,预设3至4个班(100人左右)。北科大人工智能专业不是简单的“从0到1”专业新增,它前身是2007就开始招生的智能科学与科学技术专业,在国内高校里较早进行智能控制领域专业人才培养。针对人工智能专业,学校专门出台培养方案。本科阶段核心课程包括数理基础、信息技术基础、人文社科基础、工程基础、人工智能理论基础等模块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分为智能感知与认知和机器人与无人机系统两个模块。旨在培养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优良的专业综合素质,具备信息获取、传递、处理、决策及执行的完备知识体系,能从事人工智能理论研究、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研发、智能产品设计和人工智能系统集成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团队精神和管理与协调大型工程项目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专业计划每年招收30名本科生,以计算机学院为承载学院,将联合人工智能研究院、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大数据科学与脑机智能高精尖中心等单位进行整合,实施专业交叉培养模式。有关老师介绍,北航人工智能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具有两个显著特点,首先,数学比重高。除了数学分析、概率、代数外,人工智能专业还设置了最优化方法及智能计算中的数学。其中智能计算中的数学讲授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学科专业核心问题,为学生建立数学与专业间的桥梁;其次,知识面宽泛。由于人工智能具有显著的学科交叉特性,因此人工智能专业必修课中还包含了认知科学与控制科学相关课程。在必修课基础上,人工智能专业将规划大数据智能、智能交互、智能计算体系结构、社会网络数据工程、统计机器学习等若干参考课程模块,并鼓励学生结合个人兴趣与发展规划,自主设计个性化的专业选修课程方案。
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初定首批招生规模为60至100名本科生,未来还会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学院院长周志华表示,按照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150个学分中大约有60个学分是通识课,15个是毕业双创课。人工智能学院将采用全新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将会和一般的计算机专业有很大差别,除了为学生安排较强的数学基础课程,帮助他们打牢基础外,还将把人工智能专业所涉及的各方面知识汇集,建立一个全面的教育课程体系。
西安交通大学去年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学校从2017年就开始筹备人工智能本科生试验班,并且成立了人工智能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工作组,完成了西安交大“2018版人工智能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按课程群分类设置,包括通识教育、数学与统计、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机器人等11个课程群,共开设64门课程,其中必修课程41门、选修课程23门(完成所需学分需选修其中12门)。2018年,西安交大开始选拔第一批学生,“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养试验班”正式成立,秋季第一批入学的本科生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50%左右通过高考招生选拔,50%左右通过校内新生选拔,在学习过程中施行动态管理与进出机制。最后选出55人作为新成立的西安交大人工智能学院首批本科生。学院有关老师介绍,这55名学生分为两个班,注重全面培养人工智能综合基础知识,在软件和硬件方面会兼顾。
人工智能迎来春天
专业人才的“量产”,是否会在几年内造成人才过剩?人工智能专业未来的发展又将如何呢?
某就职于人工智能领域研究院的业内人士表示,人工智能目前是国家战略,在这个指引下,不同于以往的计算机类的毕业生只能从事IT口的相关职业,未来人工智能的思路和意识是可以渗透进各个行业的。这些人才的就业面会是非常宽泛的。各个行业与人工智能形成合力是未来趋势。每个行业中都要有能动手实现人工智能、用好人工智能的人。特别是下一阶段5G的商用和普及,又有更多新的故事可以讲。有可能再过一段时间,相关知识是每个人必备的素质。
3月底公布的2018年图灵奖获得者中,深度学习三巨头Geoffrey Hinton等获奖。深度学习获得了最高荣誉。三位获奖者在业内被称为“当代人工智能教父”,开创了深度神经网络,而这项技术已经成为计算科学的关键部分,为深度学习算法的发展和应用奠定了基础。不仅如此,Geoffrey Hinton还提出新的神经网络模型Capsule Network(胶囊网络),试图找到解决深度学习缺陷的新方法。这位71岁的老人熬过上世纪最冷的人工智能冬天,并且认定下一个“冬天”不会到来。Hinton认为,不会有人工智能的寒冬,因为人工智能已经在驱动着手机了。在过去人工智能并不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现在它已经是了。
手机可能就是人工智能离我们最近的工具。用美颜相机拍一张美美的自拍照,“刷脸”解锁手机、指纹支付等都是人工智能的范畴。人工智能与各领域的结合也不断加强,推动了许多新兴学科领域的研究发展。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进入新阶段。相关理论和知识体系日渐成熟,技术应用逐渐走出实验室,与各类传统产业发生深度联系。比如人工智能+医疗。以肺结节辅助诊断为例,通过大数据的学习,人工智能可以对肺结节CT影像进行智能检测与识别,将探查到的疑似结节标记出来,既可以代替医疗人员进行重复的机械性工作、提高效率,也能帮助医生提高诊断的准确度。
近年来,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的融合及计算能力的提升使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人类社会从信息化时代走向智能化时代。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或即将促进制造业、服务业、金融、教育、传媒、法律、医疗、家居、农业、汽车、环境等行业的升级重构。
专业人才储备不再“头痛医头”
因为之前没有“人工智能”这个本科专业,高校无法批量培养,而人工智能行业在迅猛发展,目前的从业者大多来自计算机、软件工程、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原有的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与现阶段技术发展脱节、课程设置过于基础和陈旧,在实际工作中愈加明显。与此同时,社会上面向在职人员、高校学生的培训班提高班,以“快餐”知识形式把人工智能的技术、基础理论,特别是动手实践的一些任务拿来进行培训,结果是课程缺乏大学通常应有的知识体系系统的完整性连贯性,属于“头痛医头”的层次。
就职于国内某知名人工智能领域企业的李柯(化名)表示,人工智能相关行业的人才缺口目前很大,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与目前行业发展同步。首批35所院校增设人工智能专业,也是证明了对相关领域的关注和重视。高校开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对于增加人才储备,提升全民意识,会有积极的帮助,让大家更认同技术所能创造的价值。数理基础过硬、计算机思维全面,编程动手能力强,思路开阔,对于新事物有极强好奇心,具备全面的分析问题、归纳思路、通过技术合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是人工智能业内人士对未来这个专业毕业生的期待。
李柯表示,人工智能专业需要跨多学科领域的知识,需要有很好的数理基础功底,对统计学、概率论等知识需要有很好的理解,同时对于计算机系统、算法也需要有很好的基础素养。另外,由于这个专业领域的发展非常迅速,更多更新的技术跟踪实现也要有良好的英语阅读的功底。有硕士或博士的经历和锤炼会更容易在领域内获得好的发展。目前如BAT、华为等为首的巨头,以及大疆、商汤等一系列新兴独角兽企业,对于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都非常巨大。相关行业新人通常是国内名校的计算机系、电子信息系的优秀博士、硕士。他们也是各家争夺的重点。每年的毕业生抢人大战很激烈。硕士起薪在25万至35万年薪,博士会更高,个别优秀博士可以到50万至100万年薪不等。另外这个行业里从业3年至5年的优秀人才,也能够获得60万至100万左右水平的年薪。岗位通常是研发岗。这类岗位压力大,对技术跟踪和实现需要有较强能力,同时对于实际任务中的难题解决,理论结合实际要求很高。
如果你需要在线作图,30gk小编推荐个不错的在线作图网站:https://www.zhaotu.com/
以上,就是30高考网的小编给大家带来的35所高校首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35所高校首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wap地址: https://m.30gk.com/newsdetail/7572.html
上一篇:何谓批次线、调档线、录取线?
上一篇:“985工程”大学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