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资讯 > 考生必读

通知书“变脸”看时代变迁

今天30高考网小编整理了通知书“变脸”看时代变迁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高招录取进入尾声,各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也已经开始发放。每年,为了给考生留下良好印象,各高校的录取通知书有卖萌的、复古的、文艺的,各有特色。

其实,从恢复高考至今,小小一张录取通知书也折射着时代的变迁,从最初的严肃型逐渐向服务型、人文型发展。

□通知书的时代变迁

■上世纪70年代

铅印通知书要求带着“毛选”去报到

1977年,中断了10年之久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当年12月,已经25岁的任金州和23岁的张进分别在北京和陕西完成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年考试。他们的命运也随着这场考试而改变。

当时,作为北京电影机械厂的团总支副书记,任金州已有10年的工龄。他报考了北京广播学院。参加了高考,又经过了广院的初试和复试,在1978年初,任金州收到了来自北京广播学院摄影专业的录取通知书。一封简单的平信,让他成为厂里第一个收到录取通知书的人,并迅速传开。

任金州回忆说,通知书装在一封小号牛皮纸信封里,信封上用钢笔手写着他的单位地址,下方则是广播学院的字样。简简单单,毫不起眼。通知书大约一张A4纸大小,纸面粗糙,上面用铅字印着他的名字,通知他已被广播学院摄影专业录取,要求他在1978年3月6日前报到,并盖着学校的公章。任金州说,在那个年代,大学通知书极其简单,甚至有些严肃,远不及现在的通知书那么多彩。

西安文理学院任教的张进教授也保存着通知书的独特记忆,她甚至还保留着当年的新生入学须知,至今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当时在陕西神木县妇联工作的张进在除夕当天收到了西北大学中文系的录取通知书,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她说,录取通知书在1978年2月2日签发,2月3日发出,自己在2月6日便收到了通知书。在当时那个年代,这样快的速度令她非常吃惊。

入学后,通知书作为报到凭证上交给了学校,但入学须知和当年的信封都被她珍藏着,“和家里的存折放在一起”。记者看到,这份70年代初期的大学入学须知中,要求学生自带《毛泽东选集》和毛主席五篇哲学著作及《共产党宣言》等有关马列主义著作。同时,要自带户口、粮油关系、购买关系,还需要带肉票、副食专用票。特别提到“各种票据和关系不齐者,不予办理入学手续”。新生还需要带齐15天陕西省通用或者全国通用粮票。寄送录取通知书的,也不是现在的特快专递,而是一封挂号信,上面洋洋洒洒几个字“神木县妇联交张进收”,下方在西北大学的地址上,直接写了个“中文”,学生和录取专业都一并写在了信封上。张进说,当时的通知书发放得匆忙,根本没有设计,只是为了尽快通知到考生。



1 [2] [3] [4] 下一页

如果你需要在线作图,30gk小编推荐个不错的在线作图网站:https://www.zhaotu.com/

以上,就是30高考网的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通知书“变脸”看时代变迁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TAG:
本文标题:通知书“变脸”看时代变迁
wap地址: https://m.30gk.com/newsdetail/7173.html

与“通知书“变脸”看时代变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