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普通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C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及字形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选正确的还是有误的,然后逐项识别字音正误。A项,挫cuò;B项,彤tóng;D项,熠——奕。故选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答案】2. A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A项,娓娓道来,意思是连续不断不停地说、生动地谈论。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与后文的“讲述”语意重复。B项,演绎,1.一种推理方法,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2.铺陈;发挥。3.展现;表现。这里取第三个意思,是嘉宾办成古人表演
故事
,使用正确。C项,“而是”表转折,与前面的“并不需要”搭配和谐,使用正确。D项,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形容很受欢迎。这里是指文化类节目要找到观众喜欢的形式,使用正确。故选A。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标点的使用。解答此类题目,要掌握常用标点的使用方法,熟悉常用错误,再进行比对。本题B项,乙处,“白皮书”属于特定称谓,应该使用引号。故选B。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答案】D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然后比对选项,找出选项间的不同之处再比较。本题A项,“当……的情况下”结构混乱,句式杂糅,应改为“在……的情况下”或“当……的时候”。B项,谓语残缺,“精良艺术品质”前应加“具有”。C项,“文明是遗址的见证者”不合逻辑,应是“遗址是文明的见证者”。 故选D。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 ①显然不足以重建一部完整的历史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阅读语段,分析空缺处前后的句子,关注语意上的联系,做到补写的句子与前后句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合乎逻辑。本段主要阐述的是我们不仅应该关注物质文化历史,也应该关注精神文化历史。根据横线前的“但仅满足于人类物质文化历史的建设”以及横线后的“人类社会的历史不仅包括物质文化历史,也应包括精神文化的历史”,可知第一空应填写“显然不足以重建一部完整的历史”;第二空,据“我们不仅要关心古人是如何生活的”可知后面应用“更”呼应“不仅”,用“思想”呼应“生活”,即“更要关心他们是如何思想的”;第三空,据“同时更要通过这些物质遗存研究先民精神文化的成果”可知,用“既要”呼应“更要”,用“物质”呼应“精神”,即“既要揭示先民的物质创造”。
6.阅读下面某社区“红色议事厅”工作流程图,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注】两代表一委员: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答案】(1)联系相关各方,协商解决难事。
(2)示例:
“红色议事厅”工作很实在。①难事来自民意,很务实;②协调相关部门、人员解决难事,很切实;③既有“两代表一委员”监督,又有群众反馈及回访,能落实。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以及概括分析图表的能力。具体考查流程图。解答此类题目,先确定叙述顺序,方框里的词语不能被遗漏,注意箭头走向,不能违背这一顺序,若横线上出现词语,属于概念间(环节间)发生关系的方式,不能遗漏,适当增补字词以便衔接连贯。读懂流程图之后按照题干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特点。本题是“红色议事厅工作流程图”。社区工作室负责民意收集,容易的事情尽快办理,难事交给红色议事厅。红色议事厅协调相关部门合力落实。落实之后要进行反馈及满意度回访。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按区域指定一位监督人对红色议事厅进行监督。(1)由流程图可知红色议事厅的主要职责是联系相关各方,协商解决难事。(2)本题要求,从“为老百姓办实事的角度”评价红色议事厅工作机制。从红色议事厅处理的难事来源可知,红色议事厅处理的难事来自民意,工作很务实;从对事件的处理来看,红色议事厅负责协调相关部门和人员解决难事,工作很切实;从红色议事厅的监督机制来看,既有两代表一委员的监督,又有群众反馈及回访,能落实;据此可以评价红色议事厅的工作机制——工作很实在。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
一:
材料
二:
材料
三:
7. 下列对
材料
中“苗绣”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8. 下列对
材料
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9. 根据上述
材料
,概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苗绣的另外两方面特点。
【答案】7. D
9.(1) 种类多,技法复杂;还有两种特有针法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
材料
中‘苗绣’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
材料
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A选项篡改文意,“楚绣是苗绣、湘绣、汉绣共同的‘祖先’,”错误,由原文“苗绣,苗族的刺绣。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楚绣,与湘绣、汉绣同流而异源。”可知,是“同流而异源”,所以是不同的祖先。B选项篡改文意,“再将其以栏杆形式缀在肩膀、袖口、裤脚和鞋面”错误,由原文“黔东南苗族的盛装刺绣,衣饰部位不是栏杆形式。”可知,不可能“以栏杆形式缀在肩膀、袖口、裤脚和鞋面”。C选项张冠李戴,“苗绣日常服饰的图案包括鸟、鱼、花、果子、龙、大象、狮子等,”错误,由原文“在盛装的大型图案中,出现庞大、凶猛的动物,如龙、大象、狮子等。”可知,“龙、大象、狮子等”是在“盛装的大型图案中”,而不是“日常服饰的图案”。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B选项曲解文意,“主要是因为它与时俱进,改变了自身的审美特质,契合了读图时代的审美趣味。”错误,由原文“有趣的是,它被发现的时间与读图时代几乎同步,苗绣本身的艺术特质和读图时代的美学趣味显然不谋而合。”可知,苗绣并没有“改变了自身的审美特质”,只是“不谋而合”。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考生通读所有材料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对
材料
进行筛选整合。由原文“苗绣针法有平绣、辫绣、结绣、缠绣、绉绣、贴花、抽花、打子、堆花等十几种,其中辫绣、结绣是苗绣中特有。”可知,苗绣在针法和绣法上的特点是:种类多,技法复杂,还有两种特有针法。由原文“苗绣是苗族人的文化读本。”和“苗族先人把祖祖辈辈获得的人生智慧,都隐藏在一个生动鲜活的苗绣故事
中。”可知,苗绣在承载的文化方面的特点是:凝聚了苗族人祖祖辈辈的人生智慧或者是苗族人的文化读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呼兰河传(节选)
萧
10. 简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
11. 结合高三
情节,概括“我”的形象。
12. 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
13. 如果给本文拟一个标题,你会选“磨房里外”还是“冯歪嘴子”?为什么?
【答案】10. ①使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出黄瓜蔓蓬勃的生命活力。②句式上长短交错,使语言生动活泼。③每句都用“了”字,反复强调黄瓜生长迅速。④语调轻快,传达出叙述者的喜悦之情。
11. ①给冯歪嘴子摘递黄瓜,可见“我”的友善。②“故意的不出声”,逗冯歪嘴子说话,表现出调皮可爱的一面。③想吃粘糕,又听话,可见“我”的乖巧。④想吃粘糕又呆在那里不说话,表现出矜持的一面。
12. ①用第一人称,显得真实、自然、亲切。②通过孩子
的视角,呈现天真有趣、温暖美好的一面。③按照时间顺序自然展开,叙述散文化,节奏舒缓。④注重场景的细节描绘,细腻、生动、传神。
13. 选“磨房里外”。
理由:①交代故事
发生的空间。②小说通过“磨房里外”来架构故事
情节。③富有意蕴:磨房外的后园是个童话般的美好世界,磨房内则是艰难的现实世界,但“我”与冯歪嘴子能够友好相处。
选“冯歪嘴子”。
理由:①他是本文的主人公,以此为题,可突出人物形象。②本文通过冯歪嘴子这一形象牵出小说其他人物,串联故事
情节。③关涉小说主旨:寄托了对善良又寂寞的底层劳动者的亲近和同情。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品味文学作品句子中精彩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赏析句子,首先指出句子运用的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是如何运用该手法的,最后指出句子运用该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表达什么情感。句子“一天爬上了窗台,两天爬上了窗棂”,使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出黄瓜蔓蓬勃的生命活力。句子“再过几天,一不留心,那黄瓜梗经过了磨房的窗子,爬上房顶去了。”句式上长短交错,使语言生动活泼。句子中有“快了”、“长了”“跑去了”、“开花了”等,每句都用“了”字,反复强调黄瓜生长迅速。句子“后来那黄瓜秧就像它们彼此招呼着似得,成群结队地就都一起把那磨房的窗给蒙住了。”语调轻快,传达出叙述者的喜悦之情。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作品人物形象的的能力。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征要从两点入手:一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结合小说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的直接描写
,以及对环境、与他人的关系等的间接描写
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由原文“我就摘了黄瓜,从窗子递进去。”可知,给冯歪嘴子摘递黄瓜,可见“我”地友善。由原文“有的时候,我听了这话,我故意的不出声,听听他往下还说什么。”可知,“故意的不出声”,逗冯歪嘴子说话,表现出“我”调皮可爱的一面。由原文“其实我真的觉得不够,觉得再吃两块也还不多呢!不过经别人这样一说,我也就没有什么办法了,也就不好意思喊着再去买,但是实在话是没有吃够的。”可知,想吃粘糕,又听话,可见“我”的乖巧。由原文“而我也不说吃,也不说不吃。但我也不从墙头上下来,还是若无其事地呆在那里。”可知,“我”想吃粘糕又呆在那里不说话,表现出矜持的一面。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赏析小说的叙事技巧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三抓一想”,一抓作者的写作视角,首先确定作者是运用第几人称进行叙述的,然后要根据人称的表达效果,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二抓小说的叙述方式,阅读作品,了解其叙述方式,然后分析具体的表达效果。三抓小说的叙事线索,首先确定叙述线索,是单线还是双线,然后根据具体线索分析其作用。一“想”作品的叙述背景,叙述背景主要起衬托人物、渲染气氛的作用,有的背景还富有象征意义,在分析时考虑这方面的作用。由原文“那磨房的窗子临着我家的后园。我家的后园四周的墙根上,”可知,文章运用第一人称,显得真实、自然、亲切。由原文“有的时候,我听了这话,我故意的不出声,听听他往下还说什么。有的时候,我心里觉得可笑,忍也不能忍住,我就跳了起来了,用手敲打着窗子,笑得我把窗上挂着的黄瓜都敲打掉了。”可知,文章通过孩子
的视角,呈现天真有趣、温暖美好的一面。文章从“夏天”到“秋天”按照时间顺序自然展开,叙述散文化,节奏舒缓。由原文“从此那磨房里面的磨倌就见不着天日了。磨房就有一张窗子,而今被黄瓜掩遮得风雨不透。从此那磨房里黑黑沉沉的,园里,园外,分成两个世界了。”可知,文章注重场景的细节描绘,细腻、生动、传神。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探究文章标题的能力。解答时要思考标题自身义(表层含义)和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思考标题是否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或写作内容,是否表达作者的感情和态度,是否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是否是文章的线索和结构思路。本题不管是选“磨房里外”还是“冯歪嘴子”都可以,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如果选“磨房里外”为标题,理由可以从交代文章发生的背景、构建故事
情节和“里外”的深层含义来考虑。如果选“冯歪嘴子”为标题,可以从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
情节和文章主旨方面考虑。
【点睛】有的作品的标题,直接点出了作者所写作的对象。解答时要特别关注其对象的特点,探究作者为何写这一对象。有的则在对象前添加了修饰性或者限制性词语,组成偏正结构的标题。解答时,更要注意对象前面的修饰语,同时结合文章内容仔细揣摩其内在的意蕴,明确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有些标题是以句子为标题的,它常常就是作者表达的主旨或揭示的哲理,在这些标题中要特别注意表达感情的词语,这些词语往往是作者对对象的主体特征或内在感情的一种概括,要结合文章内容准确理解其含义。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宗子相①集》序
(明)王世贞
【注】①宗子相:宗臣(1525-1560),字子相,与李攀龙(字于鳞)、王世贞、吴国伦等六人合称明代“后七子”。②矩钱:犹规则、法度。③碱:似玉的石头。④考功郎:吏部官员。⑤参:这里指担任布政参议。⑥岛寇事:指倭寇侵扰福建沿海。
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7.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1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7. 以子相之诗//足无憾于法/乃往往屈法而伸其才/其文足尽于才/乃往往屈才而就法/而又不假年以没/悲夫/然具 不朽矣
18. (1)那么难道都是人的力量(造成的)吗?大概也有上天精妙的意图吧。
(2)世间那些成就功业名声、崇尚通达显赫的人,常常讥笑鄙视文人没有丝毫的用处。
【14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解答此题,除了将实词放入上下文推断它的语境义,联系以前所学知识也是判断正误的非常有效的方法。C项,“累”意为“重复”,这句话意思是:字不得在句中重复。故选C。
【15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C。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可以通过词性差异、位置不同来判断虚词意思。同时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A项,“而”都表转折;B项,助词,的/助词,主谓之间无意义;C项,目的连词,来/介词,因为;D项,动词,成为/介词,给,替。故选A。
【16题详解】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B项,“宗臣对他们两个很不屑”张冠李戴,原文说“以于鳞之材,然不敢尽斥矩矱而创其好,即何论世贞哉?子相独时时不屑也”,意思是,凭借于鳞之才华仍不敢尽弃法度而独创自己所好,更何况王世贞呢?宗子相却经常不屑于这样做。宗臣不屑的是“矩矱”。故选B。
【1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 “乃往往屈法而伸其才”“乃往往屈才而就法”句式整齐,之前和之后断开;“悲夫”表示感叹,之前和之后断开;这句话意思是:他认为宗子相的诗歌,完全没有违背常理,却常常改变常理而尽展其才华,他的诗文完全展现了他的才华,竟然经常压抑自己的才华而屈就常理,但寿命不长就去世了,可悲啊,然而他们都永垂不朽了。
【1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失分。平时训练随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得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要点:岂,难道;造物者,上天;微,精深,精妙;旨,意义,目的。(2)要点:尚,崇尚;薄,轻视;毛发之用,微小的用处。
参考译文:
【点睛】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对文言文断句,最基本的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所以,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切忌一边看一边点,这很可能产生误读、曲解。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唐)王建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兼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19. 诗题中“过”字的意思是。首联中“”一词点出了李将的地位。
20. 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案】19. 造访
20. ①通过环境
描写
,如“高树蝉声”“冷静似闲居”和“重装墨画”“香兼一架书”,分别写出了将军住处的清幽安静和书斋的素净雅致,表现了将军的文人趣味。②运用衬托,用“侍儿知礼数”衬托将军的文化修养。③通过“吟哦”“任狂疏”“爱读英雄传”等动作、神态
描写
,写出了李将军的豪放和志趣。
【解析】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借助诗歌的词、句理解诗句大意,然后才能准确作答。题目的意思是,早秋时节去到龙武李将军书斋去拜访他,“过”的意思为“拜访”。首联的意思是,蝉声从树梢传来,深巷中的红漆大门前如此的冷清,好像主人在闲居之中。“朱门”指贵族豪富之家,这一词点出了李将军的地位。
【2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文学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明确人物
描写
手法——直接描写
和侧面烘托,然后结合相关诗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诗歌前两联属于环境
描写
,首联
描写
了李将军宅院的外部环境,“蝉声”“秋巷”“冷静”渲染了清幽宁谧的氛围,从而烘托出宅院主人的闲适高雅;颔联
描写
室内家居布置,“数茎竹”“一架书”表现了室主人的高雅意趣;而颈联第一句
描写
有礼节的侍从,是为了衬托李将军的知礼有涵养。这些诗句都属于侧面
描写
。最后三句则是对李将军的直接
描写
,“吟哦”“ 任狂疏”这些动作
描写
写出了李将军的洒脱豪放,“爱读英雄传”“ 欲立功勋恐”写出了李将军的远大理想和追求。总之,这首诗通过直接
描写
和侧面烘托两种手法,塑造了一位情趣高雅、知礼有涵养、洒脱豪放、心怀远大理想和追求的将军形象。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点睛】诗歌塑造形象手法类的题目组织答案的步骤:
第一步,指明运用了哪一种
描写
手法。
第二步,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这种
描写
手法在文句中是如何体现的。
第三步,明确有何效果和作用。要点明此手法突出了人物的什么形象特点。
阅读下面的
材料
,完成各题。
【注】相传尧传天下给舜,舜传天下给禹。
21. “夫子自道”在句中的意思是。子贡认为孔子的“我无能”是的说法。
22. 尧、舜是孔子、孟子推崇 “仁者”,按孔子说法,应该“不忧”;按孟子说法,却又会“忧”。根据
材料
,简述孔子、孟子这么说的原因。
【答案】21. 先生在说自己
22. ①孔子认为有仁德者修为高超,乐天知命,所以面对人生各种不如意境遇时,都能“不忧”。
②孟子立足尧、舜帝王身份,认为他们因为没有得到理想的继承者而为天下百姓“忧”。
【21题详解】
【22题详解】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答案】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芥、萧、霭、黍、嘶。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 例文】
1.我的生活我做主
生活没有彩排,每场都是现场直播。生命如此短暂而珍贵,因此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才不会让生命留下遗憾,诗人汪国真说过,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行走,内心却毫无目的,凭借着无外乎是对远方的执着 ,内心的茫然折磨着他们,让他们痛苦不堪。有的人就这样碌碌的过了一生,回过头来,才发现什么也没留下,徒留一声叹息与满心的遗憾。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不随波逐流,要有自己的理想,才不会成为生命的奴隶,才不会留下遗憾。
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并不是一味执着于自己的看法,对于别人友好的建议或想法要懂得接受,融合,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才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活,主宰自己的生活。在这个个性鲜明的时代 ,年轻 的人总是张扬地标榜自己的特立独行,唯恐别人不知道。殊不知,一味的标榜自己的个性而忽视了别人友善的建议,不仅细想得不到提升,而且也会对生活观、价值观的完善带来一定的阻碍,从而不利于以后的发展。
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是一个人成长成熟的体现,它需要我们要有理想,要有主见,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才能在生命的大潮中破浪前行,不留遗憾,坦然地活着,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与挑战,令人难以抉择,依然可以坚定的说:“我的生活我做主!”
【解析】
【详解】(一)审题:
材料
作文审题很重要。审题原则有:整体性原则、多角度原则和限定性则。审题的步骤:明确
材料
中的主要对象;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主旨;根据相关信息因果分析;联系生活实际确立中心。审题时还要注意
材料
的倾向性。本题先给了两种相对的观点,然后用了类比手法。将考生类比“作家”,将考生的生活类比为“作品”,对于读者的类比题目没有明说,需要考生化虚为实。其实读者可以是“别人”,包括家人、亲戚、朋友、同学等。考生可以选取其中一种观点阐述应怎样对待“别人”,可以写倾听别人的意见,可以写坚持自己的想法。也可以综合二者来写。
(二)立意:①我的生活我做主。②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③兼听则明,偏信则暗。④听取他人意见,让人生更多彩。⑤心怀他人,生活更精彩。
(三)写作思路:本题可以写记叙文
,也可以写议论文
。记叙文
最常见的结构模式是按照时间、空间、逻辑顺序安排材料
,顺着“起因-经过-结果”的思路写下去。这种结构最易安排,但也最难出彩。其实一些简单的结构技巧,如设置悬念式、穿插回放式、欲扬先抑式、画面组合式就可以让文章多姿多彩。写议论文
要立好议论文
的总体框架——基本结构是考场作文提高分数的重要手段。应试作文
时间仓促,不可能反复琢磨,须以基本结构为依托,迅速立好框架,才能步步到位,写出切合试题的文章,赢得全局,获得好评。议论文
的基本结构有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要求开头提出论题或论点,然后主题部分选用材料
分层次地论证,结尾归纳总结
。立好议论文
框架的标准有四条:一是引论-本论-结论齐全;二是层次分明;三是衔接自然;四是首尾呼应。例文就是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层面展开论证的。事理叙述清晰、完整,文风清新自然。行文如行云流水般涓涓而来,又如在读者身边娓娓道来,给人以亲近贴切之感,使人为之折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语文参加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3分)C
5.(3分)
示例:
①显然不足以重建一部完整的历史
②更要关心他们是如何思想的
③既要揭示先民的物质创造
6.(6分)
(1)(2分)联系相关各方,协商解决难事。
(2)(4分)
示例:
“红色议事厅”工作很实在。①难事来自民意,很务实;②协调相关部门、人员解决难事,很切实;③既有“两代表一委员”监督,又有群众反馈及回访,能落实。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10分)
7.(3分)D
9.(4分)(2)(2分)
种类多,技法复杂,还有两种特有针法
(3)(2分)
凝聚了苗族人祖祖辈辈的人生智慧(或:是苗族人的文化读本)
(二)(20分)
10.(4分)
①使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出黄瓜蔓蓬勃的生命活力。
②句式上长短交错,使语言生动活泼。
③每句都用“了”字,反复强调黄瓜生长迅速。
④语调轻快,传达出叙述者的喜悦之情。
11.(4分)
①给冯歪嘴子摘递黄瓜,可见“我”的友善。
②“故意的不出声”,逗冯歪嘴子说话,表现出调皮可爱的一面。
③想吃粘糕,又听话,可见“我”的乖巧。
④想吃粘糕又呆在那里不说话,表现出矜持的一面。
12.(6分)
①用第一人称,显得真实、自然、亲切。
②通过孩子的视角,呈现天真有趣、温暖美好的一面。
③按照时间顺序自然展开,叙述散文化,节奏舒缓。
④注重场景的细节描绘,细腻、生动、传神。
13.(6分)
选“磨房里外”。
理由:①交代故事发生的空间。
②小说通过“磨房里外”来架构故事情节。
③富有意蕴:磨房外的后园是个童话般的美好世界,磨房内则是艰难的现实世界,但“我”与冯歪嘴子能够友好相处。
选“冯歪嘴子”。
理由:①他是本文的主人公,以此为题,可突出人物形象。
②本文通过冯歪嘴子这一形象牵出小说其他人物,串联故事情节。
③关涉小说主旨:寄托了对善良又寂寞的底层劳动者的亲近和同情。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一)(20分)
14.(3分)C
17.(3分)以子相之诗//足无憾于法/乃往往屈法而伸其才/其文足尽于才/乃往往屈才而就法/而又不假年以没/悲夫/然具是不朽矣
18.(8分)
(1)(4分)那么难道都是人的力量(造成的)吗?大概也有上天精妙的意图吧。
(2)(4分)世间那些成就功业名声、崇尚通达显赫的人,常常讥笑鄙视文人没有丝毫的用处。
(二)(8分)
19.(2分)造访
20.(6分)
①通过环境描写,如“高树蝉声”“冷静似闲居”和“重装墨画”“香兼一架书”,分别写出了将军住处的清幽安静和书斋的素净雅致,表现了将军的文人趣味。
②运用衬托,用“侍儿知礼数”衬托将军的文化修养。
③通过“吟哦”“任狂疏”“爱读英雄传”等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李将军的豪放和志趣。
(三)(6分)
21.(2分)先生在说自己
22.(4分)
①孔子认为有仁德者修为高超,乐天知命,所以面对人生各种不如意境遇时,都能“不忧”。
②孟子立足尧、舜帝王身份,认为他们因为没有得到理想的继承者而为天下百姓“忧”。
(四)(6分)
23.(6分)
(1)不令而行
(2)则芥为之舟
(3)风急天高猿啸哀
(4)淡烟暮霭相遮蔽
(5)小楼一夜听春雨
四、作文(60分)
24.(60分)略。
如果你需要在线作图,30gk小编推荐个不错的在线作图网站:https://www.zhaotu.com/
以上,就是30高考网的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历年真题:2019年全国普通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历年真题:2019年全国普通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wap地址: https://m.30gk.com/newsdetail/56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