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虚词
1、于
对于 寡人之于国也
到 移其民于河东
比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在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跟、与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2、以
把 申之以孝悌之义
按照 斧斤以时入山林
因为 以五十步笑百步
用 王好战,请以战喻
3、之
人非生而知之者 代指知识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取消句子独立性
古之学者,必有师 的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宾语前置标志
4、所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用来做……的手段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表原因
重点语句
判断句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省略句
骐骥一跃,不能(跃)十步
蟹(有)六跪而二螯
状语后置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被动句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不拘于时,学于余
宾语前置句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定语后置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课文精要
理解主旨
《寡人之于国也》
本文记载了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次谈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的只有实行“仁政”,让人民安居乐业,在此基础上施以儒家的教化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的思想,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劝学》
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挥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过秦论》
“过秦”意指指出秦的过失,“过”是动词。“议”是一种议论文体,重在阐述自己的意见。“过秦论”意为“指责秦(政治)过失的论文”。本文作为一篇史论文章,真正的目的在于劝谕西汉统治者以秦亡的教训为诫,对百姓施行“仁政”,给百姓以喘息之机,以求得经济发展,社会安定。
《师说》
本文是韩愈的一篇重要的教育理论着作,其主旨在论师,并非讲道。本文吸收了儒家思想中有关师道问题的精华,并根据当时的形势,结合自己的认识,提出了进步的师道见解:确定“师”的概念,强调了老师的主导作用,明确提出老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强调学必有师。这比前人说得更准确、更全面;明确了择师的标准,提倡“不耻相师”,批判了不从师求学的恶劣风气。“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种唯道是学的观点,也是对封建门第等级观念的一种批判。文章肯定“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的风尚;确定了正确的师与弟子的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种师生关系相对论,客观、辩证地讲清了师生间应有的正常关系,冲破了儒家所宣扬的“师道尊严”的藩篱。韩愈敢于大胆地、旗帜鲜明地向耻于从师的社会陋习挑战,表现了他力挽颓风的战斗精神和卓越的见识。
把握重点
《寡人之于国也》
这篇文章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整个过程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国家已经很“尽心”了,可还是和邻国之政无大差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这是为什么呢?
第二部分(2-4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这里主要是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孟子听到梁惠王的发问后,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投其所好地以打仗为例,引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问题,让梁惠王回答。当梁惠王做出正确回答后,孟子顺势亮明了自己的观点:“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第三部分(5-7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可分三层。
第一层(第5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这里运用了一个排比句,指出从“农”、“鱼”、“林”三个方面达到使人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的地步就是“王道之始”;
第二层(第6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依然使用了排比。
第三层(第7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总之,本文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然后从三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充分体现了孟子文章结构严谨的特点。
《劝学》
本文节选自《荀子·劝学》的第一、第三和第六段。着重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应持的态度和方法。
第一部分(1-2),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第一段,一句成段,提出全文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第二段接着用一连串的比喻进行论证,最后说明人要广博地学习并不断反省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无过。
第二部分(第3段),论述学习的作用。作者先从正面阐述学习的显着效果,接着阐述良好效果的取得是因为凭借外界条件,最后推论人需要通过学习来改造、提高自己。
第三部分(第4段),说明学习应持的态度。全段分三层。
第一层,着重说明知识需要积累;第二层,着重说明学习贵在持之以恒;第三层,着重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这三层意思层层深入,内在联系十分紧密。
《过秦论》
本文先叙史实后作分析,据此,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第4段),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全过程从秦孝公即位(前361年)算起至子婴降汉(前207年)止,长达154年,分为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1、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第1段)。这是秦孝公时的事。文章先叙秦的地理优势和孝公的政治雄心,次叙在商鞅辅佐下所制定的基本国策(立法度、耕战、连衡)和取得的成果。又,“连衡”一句为虚笔,“连衡”首倡者是张仪,而张仪相秦始于惠文王十年(前328年),是此后十年的事。
2、秦王朝势力的进一步扩展(第2段)。这个时期长达90年,包括秦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即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后两位“享国之日浅”,一笔带过;主要说前三朝87年间事。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将本时期内纷纭复杂的斗争情况集中到两个方面:一是按四个方位分写秦领土日益扩大的情形,表现它的势力空前增长;二是写诸侯约从反秦以及斗争的失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说明它是不可战胜的。这是为下段蓄势,表明由秦来统一全国已成定局。
3、秦始皇统一全国(第3段)。这个时期包括秦始皇在位的36年。秦始皇不仅消灭了各国诸侯,而且继续扩大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这意味着秦从此转入守势,所以下文接着说它的守策,即愚民、弱民、防民,以“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来确保“子孙帝王万世之业”。这段文字义正词严,充分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为本文结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张本。
4、陈涉起义和秦王朝的覆灭(第4段)。重点是写陈涉起义。用反衬写法:先说陈涉地位低,才智不足,意思是缺乏号召力和指挥作战能力;又说起义队伍人数不多、武器简陋,意思是不堪一击;然而结果出人意料,“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星星之火顷刻燃成燎原之势。这也是针对着“仁义不施”写的。仁义不施,民心丧尽,“其亡可立而待”,所以下面只用一句话写它的覆灭。
第二部分(第5段),阐述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可分两层。
前一层分析各方面力量的对比。首先指出秦的优势仍然存在,而且比过去强大,因为它占有天下。接着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能力、军队的素质和装备四方面将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作对比,指出后者远不如前者。尽管如此,二者却“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就包含着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的情况呢?留给下文解答。
第二层照应全篇,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以下四句照应第1、2段,然后“以六合为家”二句照应第3段,“一夫作难”三句照应第4段,最后照应上文“成败异变”二句。水到渠成地点出全文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师说》
本文论述了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从师原则,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全文共四段,四个层次。
第一段,以教师的重要作用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从师的原则,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段,论述“师道之不传”,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
第三段,以孔子为例,进一步从正面论证中心论点。
第四段,点明写作缘由。
30高考网小编推荐:
如果你需要在线作图,30gk小编推荐个不错的在线作图网站:https://www.zhaotu.com/
以上,就是30高考网的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语文备考: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六)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高考语文备考: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六)
wap地址: https://m.30gk.com/newsdetail/240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