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体会第一人称“我”在文中的作用,若题目和立意不变,能否把本文的第一人称改换成第二人称“你”或第三人称“他”?三者比较利用第几人称更好些?
转身李汉荣
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不可能了。
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经常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
在旅途上,这“转身”的频率更高,体验更多,一转身,那个清丽的少女不见了,她失踪于汹涌的街市人潮;一转身,那个少妇不见了,她那么端庄,贤淑写满了她的表情,然而,呼啸的列车载走了她;一转身,那个老者不见了,这是我极少见到的“经典老者,”满头银发,一身素净,眉宇间透出气定神闲的沉静和慈祥,一转身,他不见了,车门关闭,车轮转动,不知把他带往何方,我甚至没有看见他的背影。
那一次我在北京火车站等车。在拥挤的人流里,我不小心踩了右边一个年轻人。我正准备道歉或接受责备,却看见转过来一张文雅谦和的脸,他说:“对不起,我挡着你了。”我竟然被感动了,只顾欣赏这张善良的、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江南的表情,水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把最诚挚的心情告诉他。当我忽然记起,正要张口表达,人潮猛然涌了过来,一转身,我已找不到他,只看见攒动的人头,闪动的各色衣服……
还记得那年春天,我一人在秦岭深处行走,山路两旁开满野花:灯芯花、野草莓花、苜蓿花、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四周的群山,一律被松树、柏树、桦树和茂密灌木覆盖。闻着花香,听着水声,看着山色,我恍然已走进古代,入了那“拈花微笑”的仙境。
正在此时,迎面走来一位小女孩,她头上插了几朵野花,手里拿着一束菖蒲,好看的脸上满是羞涩,浑身洋溢着纯真的自然气息。但我不便过分地注意她,我怕她受到惊吓。于是我停下来,给她让路,然后静静地看她远去,欣赏着她的背影,却记不清她的眼睛和脸究竟是什么样子,匆匆一瞥里只得到“好看”的朦胧感觉,也许,或者是一定的,我这一生只有这一次和她相遇了,只有这一次,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
我突然感到十分失落和惆怅。怎么办呢?我想多看她一眼,看仔细些。我想在记忆里逼真地收藏一个像野花一样纯真的秦岭女孩,这也许是她一生里最生动的瞬间,我记起了泰戈尔的诗句,“你不知道你是多么美丽,你像花一样盲目”,我情不自禁地转过身来,沿着小女孩走去的方向走着,走到山路转弯的地方,出现了一个三岔路口。
我已经无法知道小女孩走进了哪一条路径,就那么一转身,她消失在命运的路径,也许就是我此生永远都不能踏上的路径……
冬天,已经很冷了,西伯利亚寒流远道而来,遭遇袭击的当然是穷人,最可怜的是乞丐。乞丐不多,但不多的乞丐也常常有力地触动和唤醒我们冬眠的良心。在南大街路口,我看见一位衣服褴褛的中年乞丐。我急忙赶回家,拿上我去年穿过的那件防寒服找他。
可是来到南大街,已不见了他,于是我在东大街找他,又在北大街找他,最后我来到丁字街,还是没有找到他,却遇到了一个老年乞丐,一转身,苦难交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但苦难的身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于是我把防寒服披在这位贫苦老人的身上,希望他下降的体温能稍稍回升,希望降温的人性能稍稍回升。
我由此想到徘徊在文明大街上的那些孤苦身影,一转身,他们到哪里去了?而文明,你能否追上去,轻轻拉起那褴褛的衣襟,或者握起那空空的手,仔细看看他们的眼睛?他们到哪里去了,一转身?
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已不见踪影;一转身,天上的那座虹桥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水里的鱼已经没入深渊;一转身,父亲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青……
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爱情一转身变成婚姻,诗一转身变成散文,羊群一转身变成毛衣……等一等,等一等,能否再转回来?
【赏析】
有人形容读后的感悟为“动人心魄”!我想还可以用”振聋发聩”来概括吧,总而言之,这篇散文能传递给每一位读者巨大的警醒力、深刻的启迪性,是发人深省的!
大千世界,人海茫茫,“转身”就意味着永别,心头的失落与惆怅,无以言表。作者以一颗敏感的心,捕捉“转身”之精彩瞬间,发掘出“转身”的深意:回味往昔的美好瞬间,珍惜现在的每分每秒,在珍爱生活与热爱生命中,更加幸福地生活,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否则就会留下失去后才知道珍惜的痛心和遗憾。
作者不仅从面上叙写无数次的“转身”后的痛心与遗憾,还精心选取生活中经典的画面精雕细刻:车站中,善良的年轻人转身离去;那年春天,在秦岭深处,一转身错失了纯真的女孩的模样;南大街路口,“我”充满爱心地寻找转身而逝的乞丐。
作者巧用第一人称,聚合时空,精心打造一个个闪耀着人性真善美的“转身”画面。从内容上看,形散而神聚,有他人对“我”的关爱,有“我”对他人的关爱;从性质上看,“转身”之际充满着温暖人心的感动。这些或详或略的生动细节,传达出作者心灵的震撼。
从多个侧面、角度,全方位来展示“转身”内在的意蕴,让作者(“我”)这种丰富的阅历、深沉的感悟撞击着阅者的心扉,引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通过“我”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体会、感悟,增强可信性和感染力。我见,我听,我感,我思,我悟,我悔,我憾……使得行文自由灵活,转换自然、不突兀,内容丰实充盈,使文章选材极具典型性与代表性,更容易收到动人心弦的艺术效果。
所以本文的第一人称不可换,因为转身涉及的对象有“你”有“我”更有“他”。“我”的转身是串联文本的线索、结构脉络,使得思路更清晰,情节复杂而不紊乱!
【关于第一人称】
第一人称,是叙述人称的三种方式之一,表意更直接,不论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所叙述的都像是作者亲身的经历或者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便于直抒胸臆。
第一人称的优点是能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
在记叙、抒情一类文章中,叙述人以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出现,以"我"自称的即第一人称。
文中的"我"可以是作者本人,或作品中的虚构人物;也可以是主要人物或次要人物。"我"必须和作品中其他人物发生种种关系,并对人物\事件等起说明和见证作用。这种叙述方式常给人以亲切真实之感,但笔触所至,只能限制在"我"所经历或耳闻目见的范围之内。
从作者方面来说,它更有利于直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如魏巍《我的老师》记的是真人真事,通过第一人称的手法,很自然地流露出作者对蔡芸芝先生"慈爱""公平"之心的敬仰。
鲁迅的《故乡》是小说,文中的迅哥("我")有作者的影子,文章通过第一人称手法,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深刻反映了旧中国农村的衰败和萧条,表达了自己对新生活的渴望。由于采用第一人称,给人的感觉是真实、亲切的,因而也为作者直接表达(或宣泄或流露)感情提供了方便。但它也有局限性,即所写的内容不能超过"我"耳闻目睹的范围,所以对于广阔地反映现实生活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人称的妙处
1.容易拉近与读者距离,使读者进入“我”这个角色。使文章更具真实性,故事性(曲折性或波折性),更生动形象,使读者能更具体地体会作者心情,
2.便于抒发情感,进行细致深入的心理刻画。通过对“我”的细致描写,来唤醒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3.使故事情节叙述杂而不乱,情感更加动人。
【2022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Ⅱ卷】文本类阅读篇目是林徽因的《窗子以外》(文本略)
第6题考查到了第一二两种人称的用法:
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要做好这道题首先要了解三种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我”的作用: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拉进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使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便于抒发情感和进行心理描写。增加对事情对人物叙述的真实性,让读者感觉描述的一切是作者亲历的。(真实)
第二人称“你”的作用:这种写法像是“我”向“你”诉说衷肠,一下子把“我”与“你”的距离拉近了,也把读者和主人公的距离拉近了。犹如面对面谈话一样,读时令人倍感亲切。(亲切)
第三人称的作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作者可以在这当中选择最典型的事例来展开情节,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来进行叙述的方法,显得比较客观公正。(自由)
【宿老师原创升格答案】
(1)你、我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视角(内容):两个不一样的世界,两种不相同的生活。
a“我”观看自己生活的视角,代表窗内生活,是奢侈、悠闲、烦闷、无聊。
b“你”观看他人生活的视角,代表窗外世界,是劳作、奔波、挣扎、穷苦。
(2)作者的情感态度:使用“我”和“你”两种人称,作者有意把窗内窗外两个世界对立割裂开,窗外的“你”无法理解窗内,窗内的“我”也无法走进窗外。窗子内外有永远不能消除的隔阂,如你与我的距离。窗外有那么多美好,“你”“我”不能只是一个旁观者!这样的生活态度是“罪过”,“我”“你”之间应该消除分裂,融合为一体,成“我们”。
【2022年唐山市模拟考试卷中也考查了第一人称】
阅读文本《船过青浪滩》(略)再次体会“我”的妙处。
小说中安排了“我”这个人物,主要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6分)
①结构上:“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使内容更加紧凑、集中。
②手法上:运用第一人称,“我”是故事的见证者,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③内容上:多角度多侧面表现相关内容,使得情节表现更丰富精彩,更便于写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借“我”的反应,侧面表现青浪滩的凶险,感染力强:船过青浪滩时,“我”“头晕目眩”“失声惊叫”。
④情节上:“我”推动情节发展。因“我”去压船篙,最终导致意外发生。
(答出三点即可,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答出三点得5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如果你需要在线作图,30gk小编推荐个不错的在线作图网站:https://www.zhaotu.com/
以上,就是30高考网的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19高考语文练习:人称的作用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2019高考语文练习:人称的作用
wap地址: https://m.30gk.com/newsdetail/239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