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考资讯 > 自主招生

广东自主招生考生10年翻10倍 录取率却走低

今天30高考网小编整理了广东自主招生考生10年翻10倍 录取率却走低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广东自主招生考生10年翻10倍 录取率却走低

  开篇语

  中国高考制度一直备受社会诟病。2003年,为了让中国更多的高校享有自主招生的特权,享有录取优才的更大空间。另一方面,也为了让更多偏才怪才脱颖而出,不会因为高考发挥失利而被拒于中国知名学府大门之外,中国国家教育部出台措施,对一些教育部直属高校试点自主招生政策。如今,中国高校自主招生政策走过十个年头。十年间,中国的自招政策在推行后有没有达到最初的初衷?即日起,信息时报将推出“高校自主招生十年透视”系列报道,用连续报道为你揭开中国高校自主招生内幕,也对中国招生制度进行深度思考和探讨。

  □专题统筹 梁健敏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梁健敏 邝凝丹

  实习生 张晓玲 林显军

  专题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巢晓

  十年前,教育部一纸高校自主选拔的通知书,悄然揭开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序幕。一场以多元评价、科学选拔为概念的自主招生改革席卷全中国,意在补充高考制度的不足,让更多偏才怪才脱颖而出。如今,自主招生政策已经走过十个年头。十年间,自主招生是否达到初衷,承载中国高校改革的重任?这些被特招的考生能否用切身的经历检阅高招新政的利弊?未来我们是否能寄望自招制度成为人才选拔的利器?

  自招初衷:让偏才怪才脱颖 不拘一格降人才

  2003年,对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来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当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等在内的22所高校作为第一批试点,拿出5%的招生比例,于当年开始自主招生。

  作为改革备受诟病的高考制度的改进措施,自主招生的横空出世被寄予厚望。一方面,高校开始拥有了办学自主权,享有录取优才的更大空间,可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的四大职能。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高考的重要补充,自主招生将让更多偏才怪才脱颖而出,不因为高考发挥失利而被拒于中国知名学府的大门之外。

  教育部对于自主招生清晰地描述道:“要体现教育创新、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充分发挥、有利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

  自招数字

  考生数增百倍,录取率却走低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自招十年的探索,无疑是“跌宕起伏”。

  这十年来,自招规模不断扩大:全国参加自主招生的高校翻了4倍,从22所涨至86余所。

  这十年来,参加自招的考生人数不断扩大,从2003年的全国大约2000多名考生,到2011年,全国共有10万余名学生报考自主招生。而在广东,自招考生人数翻了百倍,从2003年的68人增至今年的6000多人。作为广东最牛高中的华师附中,10年前入围自主招生的人数仅10人。而现在,“平均每年高三都有2/3考生参加自主招生”。该校校长吴颖民告诉记者。

  10年前广雅中学首批参加自主招生的邓楠同学回忆,他们当年的自招是原始而简朴的,没有考试,不用准备,只是增加筹码而已;可是现在,自主招生成为一股时髦的风潮。“平均每个重点班就有10多人参加自招考试,人人都参加的时候你自己就坐不住了啦。”花都一所重点高中自招考生汤晓静说。

  与庞大的报考生群体相比,却是一直走低的录取率。

  通过清华大学、上海交大、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看,自主招生过关率基本保持在5%~8%左右。以中山大学为例,每年6000多考生参加自招考试,最终录取不到800人。2011年全国10万人报考自主招生,但仅有6万余人获得初试资格。

  招生格局

  从“各自为政”到“抱团结盟”

  参与自招的高校逐年增加,自招格局不断发生变化。

  2003年尹始,高校自主招生还仅仅是各自为政的状况,到2010年则形成“北约”、“华约”、“卓越”三大联盟抱团招生的格局,从此,考生们不断赶考疲于奔命的报道频见报端。然而在社会的争议声中,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均对外宣布退出“北约”联盟。

  对于这一格局的变化,教育部考试中心资深考试研究员、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张敏强点评道,“高校为了渡过难关,才成立这些联盟‘抱团’来减少压力,但也导致考生不断全国‘赶场’这么混乱。然而,联盟中的高校竞争也很厉害,所以导致有的高校退出。”

  申请资格

  从重点中学放宽到普通中学

  这十年来,高校自招的申请资格不断放宽。从只是少数重点中学“天才”方可参与角逐,到非重点中学亦能分一杯羹,再到今年所有高中都有望推荐高三生参加自招,自招申请资格不断放宽。

  2004年,中大把自招范围从首年重点中学的极少数“天才”、“怪才”扩大到了非重点中学。2005年,中大对入围条件进一步放宽,对考生分A类和B类资格,前者占总体自招中的绝大多数,包括学习成绩优异、大型竞赛获奖得主、公益能手等,而占少数的B类即“学科特长生”。

  2008年,中大更是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推出学科特长生破格录取政策,该类资格考生无须参加笔试,直接进入面试。尽管学科特长生选拔投入的行政运作成本很大,获得资格者“凤毛麟角”,中大仍认为这种探索是有益的,可为“偏才”、“怪才”脱颖而出另辟蹊径。

  今年,中大与华南理工均进一步加大了中学推荐力度。中大给予全国近千所中学推荐名额, 被推荐的学生可直接获得笔试资格, 其中广东省推荐中学超过200 所。至于华南理工,今年全国范围内的中学均可以向其推荐优秀毕业生,每所学校至少可向华南理工推荐两名优秀学生。

  偏才怪才少得可怜

  中大3年才招了4个

  十年过去,在检视改革的功过之时,不得不回答的是:自主招生真的达到把偏才怪才送进大学殿堂的初衷了吗?

  一个可供透视的现象是:与广东6000多庞大的自招考生队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偏才怪才少得可怜。

  2003年首批自招考生中,高校几乎所有的自招名额都落在成绩优等生身上,“偏才怪才”严重缺位,社会反响强烈,引起了高校的反思。

  2007年,中山大学就把自主招生就分为A、B两类,为“偏才怪才”敞开大门。但2008年~2010年,B类考生只录取了4人,其中包括极具天赋的文学少年、11岁的小神童等。不过,这与5000多参与中大自招的考生相比,真的是少之又少。可是,从今年开始,中山大学取消了AB分类,而不少高校都强调,对于偏才怪才“择优录取,宁缺毋滥”。

  这两年来,清华广东招生组负责人张传杰都到各高中动员优秀学生去参加自招,他告诉记者,凭其经验清华并没有在广东通过自招招揽到“偏才”、“怪才”。

  招考实质

  加分成“鸡肋”脱不掉“分数论英雄”

  偏才怪才无法进入自主招生,这与评价标准和制度设置不无关系,而这正是自主招生未能实现初衷的直接体现。 “高校10年自主招生,每年都沸沸扬扬,可是到了录取还是回到了分数的原点!” 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江东脱口道出了真实感受。

  作为自主招生揽生法宝——各校可根据面试成绩给予考生高考总分10~60的加分提档优惠政策。

  陈泽鸿是2003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当年获得了10分的附加分。然而,这10分是要过了复旦的投档线才能加上,所以对于“裸分”都能进复旦的他作用并不大。他的师妹朱嘉莉参与了2004年中山大学的考试,就她所了解,“没有哪个有自招资格的同学高考时候没有达到中大分数线的。”

  一个显著事实是,初期能获得自招资格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通过“裸考”进入高校,自招的加分多是“锦上添花”,没实际作用。

  从近年自主招生的考生情况来看,虽然改革轰轰烈烈,但是没有考上的学生即使加分也未能录取。广雅中学教导处主任何智经历了多年自主招生,他告诉记者,2011年,广雅参加自主招生的超过150人,最终能拿到优惠的是40人左右。而在这40人里面,恰好因为加分而考到某个大学的不到20人。

  这意味着,制度的设置无法撇开分数纳贤,“以分取士”仍然大行其道,改革并没彻底改变单一的分数指标评价,多元评价体系似乎并没有建立。

  学生去向

  有的读博有的出国

  成就还需拭目以待

  回顾自主招生走过的十年可以发现,当年首批自招考生到了而立之年,大多结束了大学学习,踏入工作岗位。透过自招人才的走向,或许可以窥见人才选拔的效果。

  记者在广州六大名校调查发现,改革初年,获得自招资格的考生多是经过中学挑选的年级佼佼者,他们可以算是名列前茅,但并非传统意义的“状元探花”级别的“高手”。由于拥有自招权的都是教育部直属高校,所以获得自招资格的考生大部分都经历了名校洗礼。

  与没有经历自主招生学生相比,自招考生的自招只是录取前的敲门砖,但是进入高校学习,与其他学生获得的待遇都是一样的,并没有因此享受特别培养的机会。

  “如果说有什么特殊意义,那应该是面试带来的帮助。”何智跟踪了多年自主招生考生的走向,他认为,非自招考生无法获得面试经历,而自招考生会因此得到口才、技能和思维方面的提升。 广州一中2012年自主招生郑芷祺参加了中山大学的自招面试,她告诉记者,“我对面试印象很深刻,老师们问我当志愿者的经历,知道我学过粤剧后又让我现场表演,足足聊了22分钟。” 时隔一年的她已经完全忘记了高考的题目,但是对于面试的每个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 “经历了这次面试,整个人都充满自信。”华师附中全校开展自主招生面试培训已有好几年了。校长吴颖民称,面试培训不光是让学生应考,而且是提升他们综合素质和思维品质的需要。

  从自招考生毕业的出路来看,他们有的继续读研读博深造,有的出国留学,有的已进入了世界500强企业。这批“80后”的生力军,大多成为单位的骨干。不过,最早的一批自主招生学生踏入工作岗位最多的仅5年,有的才刚刚参加工作。其发展还需拭目以待。

如果你需要在线作图,30gk小编推荐个不错的在线作图网站:https://www.zhaotu.com/

以上,就是30高考网的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广东自主招生考生10年翻10倍 录取率却走低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TAG:
本文标题:广东自主招生考生10年翻10倍 录取率却走低
wap地址: https://m.30gk.com/newsdetail/14153.html

与“广东自主招生考生10年翻10倍 录取率却走低”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