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某高校出版社因出版一套数学教辅书被推上风口浪尖。这套数学教辅书分男女生版,男生用蓝版,女生用红版。如此策划,按照出版社的说法,是基于大数据分析进行的精心编排和设计,旨在使“男女生发挥各自优势,帮助男女生根据实际情况找出数学学习的薄弱环节、为学习进步找到突破口”。该书前言中“一般来说,男生做难题更有优势”的说法引发争议,被指涉嫌性别歧视。
教辅书种类虽多,但基于性别的分版设计以前从未出现。对此,有人振振有词,认为性别差异是群体差异的一种,教辅书分男女版无可厚非;有人义愤填膺,认为该教辅书冠以分版之名实则内容大同小异,只是一种营销策略;也有人忧心忡忡,认为教辅书分男女版会进一步突出学科学习的性别差异,影响性别平等意识……
对此,你怎么看?请你以读者的身份给教辅书编者之一“廖老师”写一封信,表明态度、亮明观点,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甄言”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题目解析】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贯彻了“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教育宗旨。命题以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新闻事件设置情境,以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生活气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以书信体的具体要求启发学生选择一个合适的“交流者”,有针对地说真话、抒真情、写真思,帮助和引导学生提升思辨力和思考力。
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同学们可以展开多元立意:
1.分析事件的不良影响。
以“偏见”为话题引发讨论:结合学子的感受,表达偏见会让人迷茫、使人消沉的思考;立足青年责任,理性呼吁消除偏见,为社会文明发展铺平道路人人有责;联系创建和谐美好的社会,阐述社会需要关怀,而不是偏见……
2.探究男女版教辅书设计的初衷。
紧扣“因材施教”展开辨析:可以借厘清“因材施教”的概念和内涵,阐发教育创新应当遵循教育伦理的深层问题;可以溯源探由,提出“顺应趋势才是企业发展的健康导向”的建议;
【佳作赏析】:因材施教无关性别,创新探索应尊重教育伦理
尊敬的廖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女生,在纷繁多样的教辅书中,您主编的《男生女生学数学》令我眼前一亮,可是您“因材”而设的男女生分版让我十分纠结。在放弃使用之余,我有句心里话想对您说:因材施教无关性别,创新探索应尊重教育伦理。(开宗明义,概述事件核心,从女生读者的身份切入,更有代入感和语境感。)
“在高端的數学学习这一块,男生优势明显。”这是这套教辅书的营销理论,也体现了您的策划理念。但从这句话中,我和我的同学却分明感受到了性别歧视的偏见。这样的教辅书又怎能堂而皇之地在校园传播!廖老师,作为女生,我真的感到悲哀和愤怒。(将原文的第段调整至此,承接核心论点,过渡顺利。找准反驳点之一,针对事件所述“营销理论”,逐一揭示出“性别歧视”的弊端,进而提出质疑。有的放矢,靶心明确。)
消除偏见,是文明社会的应有之义。或许,您和该套教辅书的其他编者主观上并没有刻意歧视女性的想法。但在客观上,你们却造成了打击女性的结果。几十年前人类就在争取男女同工同酬,几十年后仍然出现男女数学同考不同题的现象,这是否有些荒唐?廖老师,您知道,数学本就难学,我不敢想象当一些数学不好的女生看到“男生做难题更有优势”这句话时,她们仅有的一点儿信心和自尊又该如何安放!(段首句既是承上顺势引出的认识,也是本段说理的基础;批驳既关注女生群体,又联系个体,极具说服力。)
有人說教辅书分男女版是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根据性别施教的一种尝试,这话我不敢赞同。种种迹象表明,突出学科性别差异出版男女版本教辅书,只是对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断章取义,以此为由的所谓精准教育说到底是出版社的营销噱头。(找准反驳点之二,从“因材施教”理念的理解入手,辩证剖析,指出事件的本质在于制造“营销噱头”,多元解读,由浅入深。)
“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在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因材施教”影响广泛。然而,在学数学上,性别因素几乎不占什么权重。国内外杰出的女数学家不胜枚举:被称为法国“花木兰”的热尔曼、递归函数之母罗莎、筹算女杰王贞仪、数学会前辈高扬芝……她们中的每一位在数学界都极具分量。教辅书分男女版的设计只是短期利益至上的套路。一个企业的营销不“短视”,发展才能不“短路”。制造噱头、贩卖焦虑的营销是对教育的亵渎,这种掩耳盗铃的行径注定是“短路”的、失败的。廖老师,请您三思!(紧接上面的论点,增加国内外杰出女数学家的事例,再次强化了论证,指出营销“短视”和发展“短路”之间的辩证关系,直中要害,揭穿实质,言之凿凿,喻之切切。)
教育本身是个探索的过程,对同一个题目采取不同的讲解方式会收获不同的理解效果。当前教辅市场上产品种类虽多,但基于性别分类的书籍还没有出现,您以慧眼发掘这个机会进行探索,初衷令人敬佩,可结果让人失望。可能您未曾意识到,您的创新探索已违背了基本的教育伦理。(找准反驳点之三,从“教育探索”的视角切入,以退为进,先肯定后否定,论是证非,驳中含立,体现了一定的思辨性和合理性。语气温婉,不蔓不枝。)
廖老师,且不说您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行为习惯采样是否具有代表性,单说面对您以大数据为支撑的“高大上”的宣传,有几个家长能够抗拒?这无法抗拒的背后传递的是家长对于孩子学数学的焦虑,而您基于性别策划的这套教辅书无疑进一步刺激了家长的焦虑情绪,也引发了大家对于学科学习的性别公平的质疑。这样的结果,我们不愿看到,您肯定也不愿看到!(紧扣上段之“教育伦理”,层层剖析,用“刺激焦虑”“引发质疑”将“违背”之意坐实、坐细,事实真相一目了然。)
“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教育创新值得提倡,市场营销没有原罪,但不该违背社会发展趋势。让我们尽己之力、尊重教育伦理,还教育一方净土。(总结全文,以热切呼吁关照中心。引用名句暗含深意,既是对上文“利”与“义”关系的照应,也是对全文“创新”与“教育伦理”关系的深化。)
甄言
2020年x月x日
【人民网时评】:教材分男女,如此“因性施教”是否标新立异
“男生用蓝版”“女生用红版”,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男生女生学数学》系列教辅因以性别划分为“噱头”引发网友质疑。8月19日晚,出版社针对此事发表声明称,该书已终止出版、全部下架。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因材施教具有广泛影响,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实际情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根据新闻报道,该出版社是根据大数据统计,根据男女生实际情况,为使男女生发挥各自优势而出版的系列教材,在难度上并无差异,只是在章节内容上有不同。站在出版社的角度,可以看作是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根据性别采取的“因性施教”。
“因性施教”是否存在性别歧视?客观来说,男女之间或大或小存在差异,如果教材是根据思维方式的不同来安排不同内容的详略程度,或者侧重相同知识点的不同讲法,有一定的科学性。比如根据大数据,男生可能在计算推理上弱一些,教材在此类章节安排更多内容,女生在立体空间弱,教材在此类的讲解更多,从这个出发点看,出版社或许并没有“歧视”的意味。
但公众的担心不无道理,当前,社会上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对男女差异的刻板印象,比如“男孩适合理工科”“女孩上学没有用”等长期有着广泛市场。在这个背景下,根据男孩、女孩各自的性别特征进行相应的教育,使他们获得适合自身性别的教育方式,往往成为一种抽象的理念和表面的设想。也就是说,以性别差异决定教育方式,很可能沦为因为教育方式的差异,造成更大的性别差异,所谓“成见威胁”正是基于此。
教育本身是探索的过程。我们或许都曾有这样的经历,同一个题目不同的讲解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效果,同一本外文作品不同的翻译特色会有不同的阅读体验,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拿教辅产业来说,当前教辅市场各种产品琳琅满目,越来越细化、科学化,在此之前,基于性别分类的教辅书还没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这次尝试不失为一种探索。丢弃对于“性别歧视”的刻板理解,不妨让市场去做出选择。面对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我们完全可以更宽容一些,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视其成效再做决定。
在舆论压力下,出版社已下架该系列教材,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因性施教”的一边是因材施教,一边是性别歧视,两个维度都需要细细考量。对出版社来说,标新立异、高喊“女孩数学不错就买男生版”的做法值得三思。
如果你需要在线作图,30gk小编推荐个不错的在线作图网站:https://www.zhaotu.com/
以上,就是30高考网的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1年高考作文预测:因材施教无关性别,创新探索应尊重教育伦理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2021年高考作文预测:因材施教无关性别,创新探索应尊重教育伦理
wap地址: https://m.30gk.com/newsdetail/138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