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考资讯 > 专业与就业

医学生:毕业转行有几何

今天30高考网小编整理了医学生:毕业转行有几何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护理团队的护士正在为患者溶栓。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医学教育观察】

近日,网传我国每年60万医学毕业生中,只有10万人从事医学职业,大部分学生完成本科阶段学习后选择转行,或者去当“医药代表”,从事医药、医疗器械销售等工作。那些刚刚学有所成的医学人才,流失问题真的有这么严重吗?对此,本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医学生毕业即转行者并不多

不同于多数专业,医学专业学习时间长、投入也更大,那些明知这一行又苦又累,但坚持报考了医学专业的学子们,大学毕业后真的会抛弃当时的选择?记者查阅了一些医学院校2015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报告,略窥一斑。

2015年,首都医科大学本专科毕业生93.3%去了医疗卫生单位;中国医科大学本专科毕业生67.39%去了医疗卫生单位,硕士毕业生84.04%去了医疗卫生单位;大连医科大学本科毕业生44.18%去了医疗卫生单位,选择各类企业的逾四成,硕士毕业生77.85%去了医疗卫生单位;山西医科大学本科毕业生58.94%去了医疗卫生单位,超过三成去了企业,硕士毕业生71.16%去了医疗卫生单位。

可见,大部分医学生完成本专科阶段学习后都选择了与医学直接相关的医疗卫生单位,硕士去往医疗卫生单位的比例更高。而且,即使部分流向企业的医学毕业生,他们也可能从事医疗工作。

以上述毕业生流向医疗卫生单位比例最低的大连医科大学为例,尽管该校本科毕业生中只有44.18%去了医疗卫生单位,超过四成去了企业,但所有本科毕业生中职业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占39.44%,医疗卫生辅助服务人员占35.56%。这两部分从事医疗工作相关人员的占比超过七成,而购销人员仅占3.17%,其余为行政办公和科研人员。

再从全国医学毕业生的宏观角度来看。北京新锦成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汇总了全国855所高校2015届高校毕业生毕业三个月时的就业状况,编制了《2016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该报告显示,在所有专业中,医学生找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度最高,专、本、硕三个学历层次医学生的相关度分别为75.6%、79.6%、85.6%,而所有专业的平均值分别为57%、59.2%、67.9%。

另外,麦可思研究院《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与2013届相比,2015届本科毕业生中,“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的就业比例增加了2.8个百分点,仅次于教育业,位居第二。而且,医学毕业生就业半年内的离职率在所有专业中也处于较低水平。

从上述数据分析,医学毕业生“转行”的现象并不普遍。那为什么有报道称“60万医学毕业生中,只有10万人从事医学职业”?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这其实是一个“容易误导公众”的说法,把医学职业等同于医生。

“学医学并不代表一定要去当医生。”该负责人解释,医学大类中的药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专业是为制药方向、基础医学研究和公共卫生防疫等职业所需人才设置的专业,与医生职业有直接联系的是临床医学类。

据教育部统计,2015年,医学门类本专科毕业生共56.7万人,临床医学类本专科毕业生为134123人。56.7万毕业生中,有资格报考执业医师的为20.2万人。因此,即使真的只有10万人选择了当医生,这个比例也并不低。而且,医生也仅仅只是整个医疗行业的一部分而已。

就业不均衡问题须引起重视

尽管医学毕业生仍然大都选择从事与医疗相关的工作,但就业不均衡问题愈发凸显。“大医院的人才编制有限,人才需求处于饱和状态,医学毕业生很难进。基层有着大量的人才需求,但少有人问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金昌晓说。

金昌晓告诉记者,他们医院每年要招五六十人,但应聘的毕业生有几百人。“在这种激烈的竞争局面下,最后进入我们医院从事临床工作的有80%都是博士毕业生,因为他们有一定的临床经验,能够很快参与科室工作。”他说,大医院只要硕士和博士,全国大都如此。

以首都医科大学为例,该校2015年长学制毕业生中,去北京地区三级医院的比例近两年均超过70%,去一级医院的均为0;普通研究生中,去北京地区三级医院的占50.1%,一级医院0.4%。而本专科毕业生去往北京地区一级医院的比例在上升,从2013年的22.1%增长到2015年的34.7%。再看北京协和医学院,该校2014届临床医学八年制毕业生中,去往北京的占68.1%、广东的占10.64%、上海的占9.57%。

高质量的医学毕业生都往大医院和大城市挤,普通的医学毕业生去往小城市、小医院等基层,更多是出于无奈。根据北京大学人文研究院一项针对380名医学本科生的就业意愿调查显示,八成医学生希望留在大城市,愿意去基层的不足两成。

“大城市的大医院根本不缺人,是农村缺、基层缺,而且问题很严重。”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维民感慨。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2015年末,全国卫生人员总数比上年增加46万人,但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却减少了2.6万人。

如何解决基层人才短缺问题?金昌晓建议,可采取与当地医学院校合作的方式,由当地医学院校招当地学生来进行培养,培养完成后回到当地医疗机构就业。

王维民建议,把医学毕业生“赴基层医院就业”作为一项制度:毕业后必须赴基层医院工作几年,然后再回到大城市或者大医院,每年轮换,并提高待遇。这样基层医院才能办得起来,也会有毕业生不断地下基层去,良性循环。

应理解医学生转行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和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医学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但即使有一部分医学生毕业后不愿意做医生,我们也应该理解。”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说,医学毕业生的就业流向将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不再局限于医院等传统医疗部门。

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刘破资从其自身经历分析指出,近十年来转行不当医生的医学生确实有所增加,但这是相对于以前医学生职业选择相对单一而言。“以前毕业后大都只能去医疗机构,现在选择更多,我的学生有些进入了新闻和法律行业。”他说。

刘破资起初也认为这种转行现象“很不对”,后来觉得“正常”。“我遇到一些学生,医学知识掌握得很好,但一上临床看病、处理病人,应用起来很差,根本不适合当医生。”他说,“应该允许百分之十左右的临床医学生毕业后不当医生,而是做与医疗相关的工作,比如医疗新闻或司法这类工作,其实对传播医学、让社会更好地理解医疗行业以及促进社会进步都是很有益的。”

蔡秀军认为,医疗已走向市场,医学生的就业选择是市场调节的正常表现,不能简单归咎于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比如儿科医生缺乏,教育部恢复设立儿科,但如果儿科医生待遇不提高,即使培养再多儿科医学生,他们毕业后也不会去当儿科医生。”

相对于那些不愿意从医或者不适合从医的少数人,刘破资更担心的是,如何让那些想当医生、能当医生的医学生顺利进入医疗行业,并成为好医生,这就需要完善培养人和留住人的机制。

“在医患关系紧张、医生回报和付出不匹配的今天,我们需要给医学生们创造一个社会地位得到尊重、劳动付出得到认可、医疗行为能被理解的职业环境。”蔡秀军说。(本报记者 陈海波 陈鹏 本报通讯员 祁祺)

如果你需要在线作图,30gk小编推荐个不错的在线作图网站:https://www.zhaotu.com/

以上,就是30高考网的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医学生:毕业转行有几何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TAG:
本文标题:医学生:毕业转行有几何
wap地址: https://m.30gk.com/newsdetail/13392.html

与“医学生:毕业转行有几何”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