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邱乾谋、北京考试报实习记者徐晗从天津发回报道
记者坐“和谐号”动车从北京南站出发,29分钟后,人已到天津火车站。北京往返天津,每隔15分钟就有一趟,便捷的交通每年都吸引不少北京考生报考天津高校。天津是我国第一所近代大学所在地,有着悠久的人文教育历史和浓郁的文化氛围,素有“九河下梢天津卫,美在湖光水色。玉龙腾跃海河,占尽钟灵毓秀”之称。近年来,天津有40余所高校在京招生,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各有20所左右。这些院校中,南开大学、天津大学闻名遐迩,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等高校也越来越吸引北京考生。
渤海之滨 津门南开
坐落于天津南开区的南开大学,自建校之初就把“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作为办学理念,建校90余年来,南开大学一直以文、理、经管类的专业作为优势学科,坚持求精、求强、不求大的办学特色。尽管我们到达南开之前已经了解到南开是“211工程”、“985工程”高校,办学实力排名位居前列,但当我们走进这所屹立于渤海之滨的中国著名学府时,才更真切地感受到“南开精神”的魅力。
南开精神的校园地标
在南开主校区的东南方有一座老建筑——思源堂,她记载着南开的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1937年7月,南开校园在日军的轰炸和焚烧中几近毁灭,30日,南开校长张伯苓在《中央日报》上发表讲话:“敌人此次轰炸南开,被毁者为南开之物质,而南开之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愈益奋励。故本人对于此次南开物质上所遭受之损失,绝不挂怀,更当本创校一贯精神,而重为南开树立一新生命。”
战火涂炭后,思源堂是校园里唯一保留下来的建校时期建筑。她的一块块青砖像是凝望历史的眼睛,注视着南开从建校初期私立高校创业的艰苦,到抗战时期生死存亡的危难,再到跻身国立大学时代所迎来的新生命。现在她正用这眼睛审视着学校日新月异的发展。触摸着冰冷的墙壁,就像是解读她深邃、审慎的眼神,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竟让南开饱经劫难却又浴火重生,并跻身于一流学府之列?思源堂,正是南开的精神之源。
“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曾经响彻津门的南开校歌,在炮火声中戛然而止,但紧接着,从南开师生的喉咙里,又迸发出一曲响亮的歌声:“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伴随着南迁的脚步,南开的校史也翻到了西南联大这一页。西南联大的爱国主义传统离不开南开精神的因子,而现代南开,同样传承着西南联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绍汉唐之遗烈,作并世之先进”,冯友兰撰写,中文系主任罗庸书丹,教授闻一多篆额西南联大纪念碑碑文,被依样复制在南开校园大中路的尽头,在探访南开精神源头的道路上,西南联大,是无法跳过的一步。
在南开大学的南门,共和国第一位总理周恩来的塑像赫然屹立,连同它身后的南开主楼,一同构筑起天津著名的标志性建筑。作为曾经的南开中学校友,周恩来一得知南开大学成立的消息,便“返国图他兴”,毅然从海外回国,成为南开大学的第一批学生,也成为南开校史上最杰出的校友。南开大学“允公允能”的校训,与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在历史的星空中遥相呼应,或许伟人的塑像便是南开精神的象征。
两校学生共上一堂课
通过南开第二教学楼内的课程电子检索系统,记者找到了光电子技术科学专业2010级下午第一节课的教室。这是一节普通的力学课程,却有两个不同高校的学生同时上课,只是我们分辨不出教室里哪些是南开的学生,哪些是天津大学的学生。
光电子技术科学专业,是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充分利用两校光电子技术科学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基地及相关资源,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共同创办独特的“2+2”专业,该专业的学生由两校联合培养,共同颁发学位证书。
“我们虽然来自两所不同的学校,但却属于同一个专业,在同一间教室上课,平时也住在一起。”该专业的一位南开同学介绍。该专业一位天大的学生说,两个学校各有特点,专业有不同偏重,南开的理学基础更牢固,天大的工程学科特色更鲜明。两校联合培养所带来的优势互补,将让他们这个专业的学生获益匪浅。
“两校的联合培养不但让这一专业的学生同时享受了两所学校的最优质的师资,而且前两年在南开上课,后两年在天大上课的教学模式,可以让这一专业的学生感受到两所高校各有所长的文化氛围,让他们更好地把握理科与工科知识特点。”该专业力学教师杨建军说。
迷你公交开进校园
把南开大学校园比喻为天津的“城中之城”也许并不为过。津河之水沿着校园东南两面缓缓流过,把闹市的喧嚣隔绝其外,换来新开湖边每日清晨的书声琅琅。不同时期的建筑,勾勒出这座校园深沉又青春的历史面目,既有迷人的景致,又有齐全的设施。不出校门,学生们日常起居的各种需求就可以得到满足。领略南开的校园风景,步行无疑是最好的方式,然而对于长期学习生活在这里的学生来说,几条“迷你”的校园公交线路,则为他们提供了便利的校内“迷你”交通。
“南开校园不大,但从东门走到西门也有3公里的路程,要花不少时间。”该校生物技术专业的一位女生说。南开校内的“迷你”公交共有两条线路。车内座位很少,准乘人数不超过10人,车速很慢,但这一独特的代步工具,让学生们享受到了南开大学更多的人文关怀。
北京学子 钟情南开
在南开大学招生办主任赵桂敏眼中,来自北京的南开学子充满个性,多才多艺。北京学生填报志愿挑选专业,往往更看重自己的兴趣,而不盲目地“追热门”,以去年招生情况为例,其他省市考入南开的最高分,多数来自经济类专业,而去年北京地区文理的最高分则出自物理和政治学这两个并不热门的专业。每年北京考生总能占据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艺术特长生名额,也体现出北京艺术特长生具有很高的才艺水平。在学生会和各类文体社团活动中,都少不了北京孩子活跃的身影。
南开大学英语专业的北京学生李若曦说,高考之前,当她第一次踏入南开的大门,就感觉自己已经爱上了这所学校。踏实严谨的学风,温馨宁静的校园仿佛可以涤荡人们心中所有的喧哗与浮躁。她说,开学后的第一课,任课教师李春江曾说过:“你们来这里不是听我讲东西,而是要自己学东西,并把自己展示给这所学校。”而在课堂内外,确实会有很多机会让学生得到锻炼并展示自己。无论是埋首钻研学术,还是想在各方面得到综合发展,学生们都能在这所学校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这里还会结识来自五湖四海的众多优秀学子,在与他们的接触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在文学院学习新闻专业的北京学生李瑶,曾经在人大和中财徘徊了很久,最终却选择了南开。入学后,她发现自己慢慢地爱上了这所学校。让她印象最深的是南开严格的管理。辅导员定期给学生开班务会,对学生有很高的要求。即使李瑶在班中排名非常靠前,辅导员依然会时常督促她学习要再刻苦一点儿。课堂上,老师们很少照本宣科,而天马行空的讲授常会在学生的脑海里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把整间教室都变成充满学术气息、快乐学习的殿堂。
导师制实验班
提到南开,张伯苓、曹禺、陈省身、吴大猷等无数大师的名字跃然于校史之上。南开大学设立的以南开创始人张伯苓命名的伯苓班(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和以中国数学泰斗级大师陈省身命名的省身班(数学)最为著名。这两个实验班坚持“严入口、小规模、高水平”原则,从相关专业的在校生中选拔优秀学生,实行导师培养、动态进出机制,利用南开学科齐全的优势和良好的教育资源,培养理学基础学科的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人才。
新专业培养环保人才
2011年,南开大学将新增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据了解,该专业是2010年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新型交叉学科,学习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综合知识技能,培养能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资源循环利用规划、低碳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型技术人才。学院拥有国家“985工程”南开大学循环经济创新基地等多家学术研究机构。目前有专业教师21人,其中教授10人。
就业方向主要是各级政府部门、高等院校、设计单位、科研单位、相关企业级环保机构。
近三年在京录取情况表
年度 文科录取成绩 理科录取成绩
最高 最低 平均 最高 最低 平均
2008 611 584 593 679 620 639
2009 622 588 599 660 557 599
2010 620 575 594 657 601 622
如果你需要在线作图,30gk小编推荐个不错的在线作图网站:https://www.zhaotu.com/
以上,就是30高考网的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南开大学全方位解读及报考指南 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南开大学全方位解读及报考指南
wap地址: https://m.30gk.com/newsdetail/12539.html
上一篇:“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上一篇:“211”工程高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