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家长
分析复读利弊尊重孩子选择
“孩子不愿意复读,我希望他复读。”家长刘蔷说,她儿子考砸了,以她儿子平时的水平应该能考上更好的学校。
刘蔷的话一语激起千层浪,在微信群里的家长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建言献策起来。
家长陈新明建议,人生是汽车拉力赛,这一站少拿分可以在下一站拿多点分补回来,不是说高考不如意就意味着人生完蛋了。看考生平时排位和高考排位,如果不是巨大差距,即使稍有失手,也不应当一时头脑发热地复读。他建议,让学生全面列出上大学与复读两种方案的各种优缺点,真正理智思考后再做决定。
家长乐先生则认为,关键是看孩子的意愿。家长可以和孩子分析,读这所学校未来的就业情况、深造前景等等,让小孩届时根据自己的接受程度来做判断。若复读,小孩有多大的毅力?家长和孩子双方能否坦然接受复读的任何结果?这些都是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他说,退一万步讲,假如选择入读非理想中的大学,即使小孩以后觉得后悔,应该复读,想必到时,他不会埋怨家长。
6月25日中午时分,晓华紧张地不断刷查分网站的页面。由于查分人数众多,网站网页一度瘫痪,直至下午3时许,晓华才查询到了自己的分数,比预想要低。垂头丧气的晓华对于自己的前途充满了担忧。
“我也不知道要怎么办?”晓华说,看着别的同学去读大学,心里挺不是滋味的。现在她心理矛盾得很,一方面,担心复读一年后,未必能取得令自己和家人满意的成绩。今年,她的艺考成绩达到了所报考艺术院校的第一名,但是文化成绩没有上线,万一明年所考院校的艺术单考的风向变了,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另一方面,以她现在的成绩,只能报读一所 大专 学校,她又极不甘心。
晓华的母亲说,其实,她是希望晓华复读的,但她只会给建议,最后的决定权还在晓华自己。如果不是孩子自己由衷地选择复读,那么复读也是没有意义。
复读班老师
高考成绩过低复读效果不明显
近日,教育网站的互动调查结果显示高考成绩不理想的考生中,35.5%的考生有强烈复读愿望,期望通过复读争取考上理想的大学。认为“民办高校,多花点钱也不在乎”的考生仅占5.2%,另外,有11.2%的考生选择留学,去国外丰富人生阅历。
“来复读的学生不外乎以下几种:非名校不上的、志愿没填报好的、不认可 专科 学校的。来复读的学生心态比较复杂,既想通过复读来改变命运,又对复读前景忧虑,充满了矛盾。”惠州市一所复读学校的老师杨斐说。
杨斐建议,到底复读与否,因人而异,考生一定要仔细分析复读目的、决心、知识积累情况、学习方法与考试心态,看能否总结出自己的弱点,并攻破弱点,只有这样具有针对性,复读才会成功。
“一般而言,高考成绩过高或过低的考生,复读的效果不太明显。”杨斐介绍,每年报考复读学校的学生中,高考分数在300分至600分不等。如果高考分数距离录取线还差100分以上,比如200多分,即便复读也难有大幅提高,不如学习某种适合自己的技能,以便寻找工作;对那些600分左右的学生来说,同样也没有多少提高的空间了,若发挥失常反而考分不如上一年。第二种是,心理素质低的考生不适合复读,选择复读的考生需要更加优秀的心理素质。如果学生看到周边同学都上了大学,自己却要复读,这会给自己带来压力,同时在复读期间,要经受来自父母反馈的压力。这些因素,会打击复读学生自信心。第三种是,找不到自己高考失败原因何在的学生,不适合复读,这类学生平时成绩往往不稳定,自己又找不到具体原因,要坚持复读的话,估计结果也不会太乐观。
适合复读的学生都是成绩相对有保证的。“从成绩来看,他们大多在二本线或二本线下50分左右,一般通过复读涨几十分没问题,无论老师还是家长对他们都比较有信心。还有的学生平时成绩稳定,高三遇到特殊情况如家庭变故、重大疾病等,或是高考时出现意外,发挥失常。”杨斐说。
中学老师
多数考生没必要复读应好好把握补录机会
采访中,对于复读,多数中学教师都持保守的态度。
惠州市实验中学高中教师刘老师认为,如今,大学录取率每年都不低,一般而言,多数考生没有复读的必要。即使高考失利,本科没有读上名校,学生也还可以通过考取硕士、博士等,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要自己肯努力,就有机会获得成功。她建议,考生应抓住最后的网上志愿征集的机会,好好把握补录的机会,不要轻易选择复读。
“当然,高考中明显失误的考生,在经过权衡和分析找到了自身的不足,感觉自身确实还有潜力可挖掘,可以考虑复读。”刘老师说。
“我相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即使没有就读名校,甚至没有考上本科院校,来到 高职 院校学习技术和技能也是不错的选择。职业培训,学门手艺将来也好就业啊。”技师学院优秀毕业生李腾说。
如果你需要在线作图,30gk小编推荐个不错的在线作图网站:https://www.zhaotu.com/
以上,就是30高考网的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1年高考复读生政策 三类考生不宜复读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2021年高考复读生政策 三类考生不宜复读
wap地址: https://m.30gk.com/newsdetail/115560.html